过去活动

作为新加坡规模最大、最活跃的文学团体,本会在1999年获得国家艺术理事会之协助,分配到新加坡市中心牛车水(即唐人街)的史密斯街13B(13B Smith Street)的三楼作为正式会所,这是本会创会以来最大的心愿。除了两月一次的理事会,许多小型的讲习班,都可在作协会所举行。

40年来,本会活动频繁,队伍日益壮大,举办过各种大大小小的文艺活动达数百种,大约可以归纳为下列九类:

(一) 出版多种定期文学刊物如《新华文学》、《微型小说季刊》等;
(二) 出版多套文学丛书如《吾土吾民创作选》、《新加坡作家协会文学丛书》;
(三) 举办各种类型的朗诵会、研讨会。文学讲座如余光中谈“散文的艺术”;
(四) 举办多次规模盛大的国际文艺营与国际学术研讨会如“首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”(1994年)、“世界华文作家会议”(1995年)、“人与自然、环境文学国际研讨会”(1999年)、“当代文学与人文生态——东南亚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”(2003年)等;
(五) 举办多次文学训练班如“青少年文艺写作训练班”等;
(六) 率先组团出国访问,促进文化交流,曾多次率团访问中国、台湾、马来西亚。 1999 年曾带领四种语文作家,到中国的北京、西安、上海及苏州朗读作品与座谈。
(七) 促进我国其他语文源流作家的相互交流如共同笔谈“现阶段文艺创作何去何从”、华巫英各语文诗歌朗诵会等;
(八) 举办各种文娱活动如“文学艺术之夜”等;
(九) 举办其他有关的活动如照顾会员福利、培青年轻写作人、举行新书义卖会为大学中文系学生筹募贷学金等。


“马华文学新成就新方向”研讨会(1995 年)


东南亚华文文学大系丛书发布会(1995 年)


世界华文作家会议(1995年)


世界华文作家协会第三届大会
左起:董农政、艾禺、王润华、郑文辉、蓝玉、希尼尔河潘正镭(台北圆山大饭店,1998年8月)


第三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(吉隆坡,1999年)


“全球化以后的世界华文文学”作家节公开讲座(国大文学院,1999年)
左起:焦桐、白先勇、许福吉赵丽宏和希尼尔


人与自然——环境文学国际研讨会与会嘉宾国大外留影(1999年2月)


人与自然——环境文学国际研讨会与会嘉宾参与“捞起”晚宴(1999年2月)


常年会员大会暨新春联欢会(新会所,1999年2月21日)


访华在紫禁城前合影(1999年)


访华在长城上合影(1999年)


中国文化名人手稿图片展(2000年6月10-18日)


中国文化名人手稿图片展(2000年6月10-18日)


中国文化名人手稿座谈会舒济谈父亲老舍(2000年6月)


南来作家座谈会
左起:林高、邢济众、许福吉、李金菊(图书馆负责人)和蔡宝龙(新达城,2001年)


作家节
左起:严歌苓、杜南发、蔡淑卿、余光中和黎紫书合影于作协会所


2002年中秋晚会(丹那美拉乡村俱乐部,9月21日)


与余秋雨和马兰伉俪合影(2002年11月)


中秋晚会(摄于红灯码头上渡轮前,2003年)


当代文学与人文生态'2003年东南亚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合照(2003年2月22-23日)


当代文学与人文生态2003年东南亚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现场(2003年2月22-23日)


当代文学与人文生态2003年东南亚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许福吉发表论文(2003年2月22-23日)


《新加坡的99幅文学风景》发布会台上作家(2004年3月28日)


《新加坡的99幅文学风景》发布会观众席(2004年3月28日)


《新加坡的99幅文学风景》报章剪报(2004年4月12日)


《新加坡的99幅文学风景》销售上了排行榜——香港《明报月刊》(2004年6月)


作协与政府华社联络组于作协会所举行对话会(2004年8月11日)

 


© 2005 Singapore Association of Writers
13B, Smith St, Singapore 058327